第6章
“直言无讳。”</p>始皇帝面带微笑,挥手让他继续。</p>
“紫薇仙帝所说的内容,关乎陛下能否得到永生,此事不容有失。”</p>
“臣请求前往北方亲自调查,确认大秦疆域之外是否真的有广袤的土地。”</p>
“若这两件事都得到证实,臣便彻底放心了。”</p>
赵高语气坚决地说。</p>
始皇帝听后,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。</p>
“爱卿为朕和大秦全心考虑,朕深感欣慰。”</p>
始皇帝用力拍了拍赵高的肩膀。</p>
赵高感到肩膀上的压力,心中窃喜。</p>
紫薇仙帝这一说自然是他编造的,真实目的是为了离开咸阳城,前往九原郡,召集那五十白马义从。</p>
“陛下,臣将离开咸阳城,这关系到您的长生计划,不能公开进行。”</p>
“臣将花几天时间准备,之后会秘密出发,无法向陛下告别,望陛下谅解。”</p>
赵高再次鞠躬。</p>
对于这位疑心重的君王,小心行事,把话讲周全,总是必要的。</p>
这次北行至少需要一个月。</p>
作为中车府令,如果自己不上朝,肯定会有人注意。</p>
提前做好准备,即使有人拿这件事做文章,也不会得逞。</p>
“你放心去,明天早朝你不用参加,专心准备。”</p>
“稍后,朕会准备一些用品,供你北行使用。”</p>
始皇帝点头。</p>
“谢陛下,臣现在就回府,把那袋土豆种子送过来。”</p>
赵高鞠躬说。</p>
“去吧。”</p>
得到始皇帝的同意,赵高慢慢走出了章台宫。</p>
……</p>
走出章台宫,赵高看到李斯、扶苏和蒙恬站在前面的黑色石柱旁。</p>
他们显然一直在那里等待。</p>
扶苏看到赵高出来,轻蔑地冷哼一声,转身走了。</p>
蒙恬皱着眉头,深深看了赵高一眼,然后跟着扶苏离开。</p>
赵高毫不在意,笑了笑。</p>
他走上前,礼貌地鞠躬:“左相大人,您好。”</p>
“赵大人,你刚才的话让我震惊。”</p>
“我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讨教,如果你方便,能否跟我回府,喝几杯酒?”</p>
李斯拱手,轻声问道。</p>
见李斯向自己发出了邀请,赵高微微扬起眉毛。</p>
他对李斯的邀请确实感到惊讶。</p>
但很快,赵高意识到了其中的意图。</p>
如果他没离开章台宫,事情可能就此不了了之。</p>
但现在,赵高已安全离开,这表明至少始皇帝并不反对他方才所说的内容。</p>
且自己所说的内容对当下的大秦而言,具有极大的冲击性。</p>
如果始皇帝接受这些建议,整个大秦将面临巨大变革,国家政策将彻底调整。</p>
作为大秦左相,李斯如果没有这样的洞察力,那才令人意外。</p>
“感谢你的好意,不过我现在正忙于处理重要事务,事情处理完后,我会设宴向你道歉。”</p>
赵高平静地说。</p>
“那就按你说的办。”</p>
李斯直视章台宫,低声回应。</p>
“左相,我打算回家,一起走。”</p>
赵高目光复杂地看着李斯说。</p>
李斯听后,眼中掠过一丝光芒。</p>
他微微点头,伸手示意,简单地说:“既然如此,我也正要回家,赵大人,请。”</p>
“左相,请。”</p>
接着,两人并肩走下台阶,向宫门走去。</p>
赵高边走边抬头看向晴朗的天空,直接说:“左相,风向变了。”</p>
李斯听到赵高的话,稍显惊讶,脸上露出惊异之色。</p>
但眼底的那惊异之色很快消失。</p>
两人继续沉默前行。</p>
“大人说得对,这风向确实已经改变。”</p>
与这位历史上的杰出丞相建立良好关系,将来处理事务会少遇到许多难题。</p>
穿过通道,赵高忽然停下,皱起眉头,注意到了什么。</p>
在宫门外,易小川穿着将军服,正和扶苏、蒙恬在一起,讨论事务。</p>
即使距离百米,赵高依旧能清楚看到易小川和扶苏的脸。</p>
扶苏显得愤怒,而蒙恬脸色阴沉。</p>
这是一次出乎意料的相遇。</p>
李斯站在一旁,心事重重,没有注意到宫门外的易小川三人。</p>
走几步后,李斯回头看向停下的赵高,问:“赵大人,怎么了?”</p>
“没事,继续走。”</p>
赵高轻轻一笑,快速跟了上来。</p>
李斯再次看向前面,终于发现了聚集的易小川三人。</p>
“赵大人,你和蒙恬、公子扶苏之间……”</p>
李斯目光锐利地追问:“发生过冲突吗?”</p>
赵高仅以淡笑回应,避开了直接回答。</p>
过去的不愉快已经不重要了。</p>
现在的问题是,他和这些人的确存在隔阂,且赵高已决定不再尝试修补。</p>
“左相大人,您过于担忧了。”</p>
赵高语气平静地说。</p>
确实,一旦说出,就会留下把柄。</p>
“我不会做那种招致他人指责、受制于人的蠢事。”</p>
李斯听后,沉默不言。</p>
宫门外,易小川等三人终于注意到赵高的到来。</p>
易小川和扶苏眼中几乎冒出怒火。</p>
很快,赵高和李斯到达了宫门。</p>
他们朝着扶苏等人鞠躬行礼:“见过公子,见过蒙将军,见过易将军。”</p>
李斯恭敬行礼:“公子好,易将军好,蒙将军好。”</p>
在这个时代,与后来的封建王朝不同,跪拜并不常见。</p>
在大秦,只有面对始皇帝,才必须行跪拜之礼。</p>
其他时候,即使是遇到皇子,也不必行跪拜礼。</p>
众人只是互相致意。</p>
“见过左相。”</p>
公子扶苏、蒙恬和易小川与李斯互致问候,赵高却被有意忽视。</p>
赵高心中冷笑,直接走向自己的马车。</p>
“高要,你敢如此放肆?”</p>
“你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吗?”</p>
突然,一声怒喝从背后传来。</p>
赵高听到这声音,脚步一顿。</p>
易小川转身面对怒气冲冲的开口。</p>
赵高缓缓说:“易将军,我现在是赵高。”</p>
“那天陛下颁布圣旨时你也在场,你应该清楚。”</p>
“现在你称呼我为高要,究竟有何居心?”</p>
“你打算违抗陛下的命令吗?”</p>
这句话虽轻,却如同重锤击顶。</p>
既然你要玩这场游戏,我就奉陪到底。</p>
旁边的左相李斯听后,眼皮不由自主地跳了一下,目光扫向易小川。</p>
李斯平静地说:“哦?真有这回事?易将军,你这是公然抗旨。”</p>
礼尚往来,有来有往。</p>
就在刚才,赵高向自己透露了重要信息,此刻,我李斯必须有所反应。</p>
赵高和李斯几句话就将易小川和扶苏扣上了抗旨的帽子,两人当场愣住。</p>
易小川面前,他脸色涨红,手指颤抖地指向赵高,激动地说:“你不要胡说,颠倒黑白。”</p>
赵高轻蔑地看了易小川一眼,然后目光转向蒙将军,问:“蒙将军,在我大秦,违抗圣旨该如何处置?”</p>
“赵高,别再无理取闹。”</p>
“你和小川过去是朋友,他习惯性地叫你以前的名字,现在陛下赐名赵高,小川一时改不过来,这是人之常情,不能说是违抗圣旨。”</p>
蒙恬面无表情,冷淡回应。</p>
赵高冷笑一声,直截了当地说:“蒙将军,你把违抗圣旨轻描淡写成人之常情,企图蒙混过关。”</p>
“自商君变法以来,大秦依法治国,法律是国家的根本。”</p>
“我无知,但大秦律法中从未有过‘人之常情’这一说。”</p>
“如果每个人都用‘人之常情’来为自己犯法辩解,那法律还有什么意义?”</p>
“大秦,又当如何立足于世界?”</p>
赵高毫无惧色,用激昂的语调大声质问,话语中充满了锐气。</p>
昨晚他从系统中获利,否则今天赵高即使能离开皇宫,也一定会遍体鳞伤。</p>
易小川已经自投罗网,赵高肯定要让他们见识一下自己的厉害。</p>
突然,有赞赏声音突然响起。</p>
“好!”</p>
一声喝彩来自旁边的左相李斯,他对赵高的言论表示强烈支持。</p>
李斯推崇法治至极,推崇到几乎可以说是偏执的地步。</p>
现在赵高的话无疑触动了李斯的内心。</p>
此刻,蒙恬的额头上有了冷汗,且皱起了眉头。</p>
赵高实在不好对付。</p>
他几句话就把小事上升到国家层面,而且赵高的话无懈可击。</p>
更糟糕的是,左相李斯似乎也在助长事态的发展。</p>
蒙恬转头看向扶苏,示意他应该出来处理这件事。</p>
扶苏立刻明白了蒙恬的意图,点头说:“这是误会,到此为止。”</p>
“有不同意见,直接向父皇汇报。”</p>
“公子太谦虚了。”</p>
李斯微微挑眉,这么回应道。</p>
虽然扶苏还未正式被立为太子,但大家都知道始皇帝对他极为看重,正全力培养扶苏。</p>
没有意外的话,扶苏必定会成为大秦国的下一位君主。</p>
李斯清楚赵高和易小川之间有着深仇大恨。</p>
他愿意偶尔帮助赵高,但绝不愿意因此得罪未来的秦国皇帝。</p>
这种不划算的事,李斯不会做。</p>
看到李斯让步,扶苏暗中松了口气,然后挥手说:“既然这样,散会。”</p>
至于赵高,扶苏根本不屑一顾。</p>
继续无视。</p>
“请稍等。”</p>
突然,一个平静的声音打断了沉寂。</p>
“赵高,你打算做什么?”</p>
扶苏转过头,目光锐利地直视赵高,直接质问。</p>
赵高面对扶苏的注视,轻轻一笑,回答:“关于名字的事,你已经盖棺定论,我无话可说。”</p>
“我也不会因私事干扰陛下,影响陛下的心情。”</p>
“但是,易小川毫无理由地对我恶言相向,这事可不能就这么算了。”</p>
赵高话音未落,目光就转向易小川:“易小川,我是陛下亲自任命的中车府令,也是大秦的官员。”</p>
“今天,你为什么这样辱骂我?你说我不对,我究竟哪里做错了?”</p>
赵高语气冷漠。</p>
易小川轻蔑地冷哼一声,怒视赵高,大声说:“问题在哪里,你心知肚明!”</p>
“易小川,别绕圈子。”</p>
“今天你必须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,否则我赵高不会轻易放过你。”</p>
赵高边说边慢慢走向易小川,目光充满怒火,紧紧盯着易小川。</p>
气氛剑拔弩张,一触即发。</p>
“你清楚,你今天的行为和言辞,已经……”</p>
易小川愤怒地大喊。</p>
然而,他的话没说完,就被两个声音急促地打断了。</p>
“小川,闭嘴!”</p>
“易将军!”</p>
蒙恬和扶苏脸色大变,立刻阻止了易小川。</p>
旁边的李斯,眼神微微一变。</p>
今天的事件和言辞的含义已经非常明确了,所指的就是章台宫发生的事情。</p>
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此。</p>
章台宫是始皇帝处理政务、与群臣讨论国家大事的地方,它是大秦帝国的中心。</p>
章台宫,就是大秦帝国的核心。</p>
放眼整个大秦,有资格来到章台宫的人,可不多。</p>
在大秦,即使始皇帝没有明确规定,君臣之间也已经达成共识。</p>
章台宫内的国事讨论,除非始皇帝亲自下令,否则臣子们绝不可泄露任何信息。</p>
如果章台宫中未能形成一致意见,始皇帝会在朝会上提出问题,要求所有臣子共同讨论。</p>
想象一下,如果始皇帝召集重臣秘密商讨国事,而臣子们在未得出结论前就泄露了机密,将会引发怎样的混乱。</p>
一旦出现这种情况,必定会有其他人效仿。</p>
现在,易小川的行为直接违反了这一禁忌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