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
很快,三天已过。</p>这三天时间里,赵高除了享受侍女的伺候,就在修炼阴阳法。</p>
而且服下造化丹之后,内力确实飙升,实力直接晋升绝顶高手的行列。</p>
“大人,这个竹简上的人已经按照您的要求,全处理妥当了。”</p>
太监小风恭敬的过来,低声汇报。</p>
赵高满意的点头,接着再次下令:“你去泗水县,搜查一个叫做项梁的人!”</p>
太监再次领命而去,勤勤恳恳。</p>
而赵高也动身了,前往章台宫,面见嬴政。</p>
目前大秦每隔三天才会有一次上朝,讨论重大事件。</p>
平日里,每个官员都在自己府邸或者指定地方履行职责。</p>
很快,赵高便来到了章台宫,离的老远就看见了嬴政。</p>
看上去只是中年,但全身散发着稳重和威严。</p>
仅仅只是坐在被奏章堆满的作案前,便有一种无上霸气。</p>
“臣赵高,参见陛下!”</p>
嬴政没有抬头,一边看着奏折,一边开口:“嗯,进来吧。”</p>
赵高躬身走进,悄悄的站在嬴政身后陪同,等候差遣。</p>
“呼——”</p>
桌案上,嬴政合上一份奏章后,长叹一口气,微微扶额。</p>
戎狄铁骑犯边,屡次侵扰,边境百姓苦不堪言!</p>
而大秦铁骑最擅长的是正面冲撞,不善追袭。</p>
每次当大秦铁骑赶到战场,戎狄骑兵早已经逃之夭夭。</p>
再加上戎狄一出生便在马背上,弓马娴熟,速度极快。</p>
在追袭战中,大秦铁骑的伤亡要远远高于戎狄,这一直是嬴政的一块心病。</p>
“去,让扶苏,李斯和蒙恬来见朕!”</p>
“诺!”</p>
赵高躬身领命,立刻出发。</p>
一路上赵高也在心中思索。</p>
按照原先的历史轨迹,赵高李斯共同创建了忠义馆,把所谓的聚义堂打压了一番,与扶苏等人结下了仇。</p>
所以这一次,因为戎狄铁骑犯边的事情,蒙恬扶苏联手参了赵高一本,差点让赵高直接被砍断手脚。</p>
不过,有些细节是有出入的,这或许就是因为赵高穿越使得历史轨迹有所变化。</p>
没过多久,扶苏等人便来到了嬴政面前,赵高又一次恭敬地站在嬴政身后,等待差遣。</p>
几人行过礼节之后,嬴政直接开口。</p>
“戎狄铁骑屡次犯边,我大秦边境不堪其扰,你们有何计策。”</p>
李斯率先开口:“陛下,还是要尽快建起长城,以长城为守,可一劳永逸!”</p>
对于这一点,嬴政自然清楚,也一直都是这么做的。</p>
蒙恬补充道:“陛下,可以可以从咸阳至北方边疆的九原郡中间,修建一条直道。”</p>
“这样若有大军犯边,大秦军队可以快速抵达边境,确保不发生大乱。”</p>
蒙恬话音刚落,李斯再次反驳。</p>
“如今国库空虚,再修建直道的话,劳民伤财,唯恐天下民怨啊。”</p>
蒙恬不以为意:“陛下,事有轻重缓急,如果顾及民怨,便不修各种交通要塞,最终外敌来犯,国将不国啊!”</p>
激烈争论之时,扶苏也开口了。</p>
“父皇,儿臣觉得蒙将军说的对。”</p>
“修建交通要塞,保大秦长盛不衰,百姓之后自然可以安居乐业,自此,民怨可解!”</p>
站在嬴政身后,目睹了一切的赵高,心中直摇头。</p>
光从扶苏说出的这句话就能判断出,这里的历史轨迹不全是神话中的也不全是正史大秦。</p>
由此可见,历史上一直传言的扶苏公子宅心仁厚,宽以待人,也并不一定全对。</p>
就在这时,扶苏似乎发现了什么,直接开口。</p>
“赵高,你为何一直在摇头,莫非觉得本公子说的不对?”</p>
被扶苏这么一叫,赵高愣了一下。</p>